•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  设为首页
三农

抓住乡村振兴的着力点 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量

时间:2018/11/26 12:47:57   作者:风云   来源:经济日报   阅读:388   评论:0
内容摘要: 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是新时代做好“三农”工作的总抓手;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,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在“三农”工作中的贯彻落实。应充分认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,从产品提质、产业增效、生态改善、要素培优、制度创新等方面入手,切实推动农业...

 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是新时代做好“三农”工作的总抓手;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,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在“三农”工作中的贯彻落实。应充分认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,从产品提质、产业增效、生态改善、要素培优、制度创新等方面入手,切实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。

抓住乡村振兴的着力点 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量

  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,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新阶段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,对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各项举措具有重大的引领、支撑和推动作用。

  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量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引擎。农业农村现代化,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新时代的农业农村现代化,不是数量规模型的现代化,而是质量效益型的现代化,是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。只有加快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量,加快推进农业由高产导向转向高质量导向,以此实现农业农村发展的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,才能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。

  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量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。走城乡融合的发展道路,是推动乡村振兴、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客观需要。城乡融合,重点是要素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和生产力在城乡间的合理布局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,有利于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,增强农业农村对优质资源要素和城市发展成果的吸纳能力,从而更好破除城乡要素流动的藩篱,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,助力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。可以说,没有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,就没有高质量的城乡融合发展。

  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量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迫切要求。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优先发展,这是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、不充分的战略选择。近年来,我国农业发展质量不高、竞争力不强、生态环境问题突出、农民增收后劲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。解决这些问题,需生产更优质的农产品,提高农业生产的竞争力和效益,汇聚更多更优质的生产要素,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,等等。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量来实现,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品质提升、效益增长、生态改善和农民增收。

  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量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。对此,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,在产品提质、产业增效、生态改善、要素培优、制度创新等方面切实发力。

  一是供应高质量农产品,有效提升供给水平。农产品的高质量主要体现为高品质和高安全性两个方面。要提高农产品品质,以更好的品质、品相,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味觉、视觉等体验;要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,在控制动植物病害、减少化学物质残留、严禁添加非法成分等方面确保农产品安全可靠;要提供更好的服务,并注入文化、健康、生态等要素,生产出被市场认可、与需求层次提升相适应的高质量农产品。

  应该看到,高质量的农产品,既是“产”出来的,也是“管”出来的。应坚持标准先行,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;实施品牌战略,让品牌提升优质农产品的信誉、信用和市场号召力,倒逼高质量农产品的生产与供给;切实强化和完善执法监管,提高违法成本,充分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等现代技术手段。

  二是发展高质量产业,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竞争力。近年来,虽然我国农村产业迅速发展,但产业链条短、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依然突出。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是优化农村产业结构、提升农业效益和竞争力的重点。一方面要做好“串联”,即延长产业链,推动第一产业“接二连三”,发展与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及其配套产业,增加产品附加值,并加快信息技术、绿色制造等高新技术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应用与渗透,以产业链提升推动价值链升级。另一方面要做好“并联”,即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与整合。现代农业多功能发展趋势明显,农业的内涵、外延和发展领域正在快速拓展,这为发展农事体验、乡村旅游、休闲农业、文化创意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带来发展空间。而这些新产业新业态正是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、相互融合的载体,改变了传统农业只有最终产品才面向市场的旧格局,使种植、生产、加工过程与市场结合,成为卖点,产生收益。引导、支持这些新产业新业态健康发展,能有效延长产业链、提升价值链、完善利益链。

  三是打造高质量生态,解决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。重新定义农业与山水林田湖的生态关系,推进绿色发展,打造高质量农业农村生态,是农业发展的一场深刻的效率变革。要做好“减法”,扭转粗放使用和过度利用农业生态资源的生产方式,减少化肥、农药、农膜等化学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量,同时适当降低耕地、牧场、草地、水资源等稀缺资源的使用强度,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,提高利用效率、改善资源质量,让长期过度利用的农业生态资源休养生息。要做好“加法”,大力发展循环农业,构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结构和种养模式,利用先进生化技术,变废为宝,实现秸秆、畜禽排泄物和培养基残渣的资源化利用,在通过技术工程措施修复和保护农业农村生态资源的同时,注重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来推进高质量农业生态建设,发展生态经济、强化法律约束、实施经济激励,以经济和法律手段引导正确预期,培育全社会对发展高质量农业农村生态的价值导向。

  四是聚集高质量要素,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。要素质量和结构,是农业现代化程度和农村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,需要土地、水、气候、生物等自然资源的支撑,更需要人力资本、管理、技术、资金等经济要素的投入。

  在这些要素中,人是最活跃的因素,人力资本是最关键的要素。要处理好乡村人才走出去、留下来、引进来的关系,让进城农民在城市安居乐业的同时,更好留住想为家乡作贡献的人才,以更多创新创业机会吸引城镇人才到乡村干事创业。只有打通城乡间人才双向流动的通道,才能畅通智力、技术、管理下乡的通道,为乡村振兴、农业发展聚集更多高质量要素。

  资本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要素。2018年一号文件要求,开拓投融资渠道,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。应该看到,更好促进资本服务“三农”,是整合农业生产要素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、提高农业农村发展质量的必要之举。

  五是进一步深化改革,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。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,归根结底要靠深化改革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农业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“四梁八柱”已经完备,下一步主要是在土地制度改革、产权制度改革和支持保护制度改革等方面抓深化、抓落实,强化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供给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“重头戏”,是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,完善承包地“三权分置”制度,使土地经营权依法可流转、受保护、能抵押;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,明确农村资源产权,形成权责明确的资源产权体系;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是提升农业质量、效益和竞争力的必然要求,应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健全农业补贴制度,以理顺农产品比价关系为导向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,以保护和修护生态为导向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制度,以现代农业发展保障需求为导向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。


相关评论

中国民间网 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

特别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部分原创外,其余来源于互联网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,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

苏ICP备11007552号-1 苏公网安备 32131102000150号